三、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数控机床对进给系统机械部分的要求。
答:(1)减少摩擦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和运动精度,必须减小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和动、静摩擦因数之差。尤其是减少丝杆传动和工作台运动导轨的摩擦,以消除低速进给爬行现象,提高整个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在数控机床上广泛采用滚珠丝杆和滚动导轨以及塑料滑动导轨和静压导轨来减少摩擦。在减少摩擦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运动部件要有适当的阻尼,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2)减少运动惯量 进给系统由于经常要进行启动、停止、变速或反向,若机械传动装置惯量大,会增大负载并使系统动态性能变差。因此,在满足强度与刚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以及各传动元件的尺寸,以提高传动部件对指令的快速响应能力。
(3)消除传动间隙 机械间隙是造成进给系统反向死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对传动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齿轮副、丝杠螺母副、联轴器及其支撑部件等,均应采用消除间隙的结构措施。
(4)提高传动精度和刚度 进给传动系统的高传动刚度主要取决于丝杠螺母副(直线运动)或蜗轮蜗杆副(回转运动)及其支撑部件的刚度。如果刚度不足,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会导致工作台产生爬行现象以及造成反向死区,影响传动准确性。缩短传动链,合理选择丝杠螺母副及支撑部件等预紧,是提高传动刚度的有效途径。
(5)使用维护方便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工作量,以提高机床利用率。
2、顺序方式和任选方式的选刀过程各有什么特点?
答:(1)顺序选刀是将刀具按加工工序的顺序依次插入刀库的刀套中,加工时按顺序调刀。其优点结构简单、不需要刀具识别装置、驱动控制也简单,工作可靠。但若要加工不同的零件就必须重调刀具的安装顺序,顺序不能搞错,因而操作繁琐。
(2)任选刀具的换刀方式分为刀具编码、刀套编码、和记忆等。刀具编码或刀套编码需要在刀具或刀套上安装编码识别装置,换刀时通过识别装置,根据换刀指令代码,在刀库中寻找出所需要的刀具。目前,绝大多数加工中心都选用记忆方式任选换刀,这种方式能将刀具号和刀库中的刀套位置对应的记忆在数控系统的PLC中,无论刀具放在哪个刀套内都始终记忆住其位置。刀库上装有位置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出每个刀套的位置。这样刀具就可以任意取出并送回。此外,刀库上还设有机械原点,使每次选刀时就近选取。
2、 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常规处理步骤有哪些?
答:(1)注意故障信息①机械故障发生时报警号和报警提示是什么,那些指示灯和发光管指示了什么报警,系统处于何种工作状态,系统的自诊断结果是什么。②故障发生哪个部位,执行何种指令,故障发生前进行了何种操作,轴处于什么位置,与指令值的误差量有多大。③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故障,现场有无异常现象等。
(2)分析故障原因
①要在充分调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把故障问题正确的列出来,把故障现象表述清楚。
②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列出故障的原因以及每种可能解决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和筛选,最后找出解决方案。
③对故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故障原因并拟定检查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3)检测、排除故障①先查外部后查内部。②先查机械后查电气。③先简单后复杂。
4、与PLC有关的故障检测思路和方法有哪些?
答:(1)、根据故障信号诊断故障;(2)、根据动作顺序诊断故障;(3)、根据控制对象原理诊断故障;(4)、根据PLC的I/O状态诊断故障;(5)、通过梯形图诊断故障;(6)、动态跟踪梯形图诊断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