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和心算、笔算"/> 口算和心算、笔算"/>
碎雨千星
古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联系实际的情境下学习,能更有效的促进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例题的引入融入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式和计算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更深层次理解和运用。比如在二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中,在末引入例题前先与同学们讨论下有没有到商店购物的经历,在数学课上讨论课外的话题,同学们即感觉舒怪又显得兴致勃勃,纷纷回答有过这样的经历此时,同学的兴趣完全被事件所吸引,在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期待中,教师将一个生活情境的计算例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学生异日同声地说:“喜欢”,“那你们知道一箱牛奶有几瓶吗”,“18瓶”,“明明兄弟到超市准备购买12箱牛奶 (出示实物图),你能帮助他们算算共准备购买多少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的列出算式12×18=216, 12×18怎么计算呢?老师现在没有现成的办法,你们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们亲身经历了将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购物问题抽象成了数学问题,面对如此熟悉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强烈而迫切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计算学科的价值所在,激发起学生学好计算的热情。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有严重影响。
二、在计算时用好简便法
计算数学结果是一个启发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思维定向单一,启发的潜力巨大,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方法,学生就会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科学、简便的计算方式向学生传授,启发学生运用数学计算规律,找出简便算法。比如,在连乘算式中,25×3×4=?中,很多学生不审题,按照公式顺序运算虽然运算结果是唯一的,但计算的过程却繁复冗余,浪费时间对学生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教师必须把简便的计算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难的困扰中找出最简便的算理如上述提到的例题中,必须让学生知道先用25乘以4后,再用易计算的数乘以3的计算顺序。虽然这只是较简单的例题,但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通过教学引导,养成学生认真审题和简便运算的习惯,找出运算的基本规律,培养良好谨慎的数学精神
三、在背记口诀时用好拓展法
在小学数学中,最早掌握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规律就是乘法口诀,并且将之做为必修课程百分之百熟记会背,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和有过小学学习经历的人都清楚口诀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乘法口诀对计算规律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便于计算的功能,学生记住固定的乘法结果,对数学计算速度的提高和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有事半功信的作用。乘法口诀可以说是跟随每位学习者一生的知识,也是运用率特别高的运算原理,乘法口诀己经成为了小学数学的入门课和必修课,但却只是停留在1至9的乘法运算上,很少有人拓展乘法口诀的内容,对简单的两位数乘法口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11×11,12×12,13×13至19×19等简单的两位数结果进行强记,为数学的快速运算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另外,还要研究一些新的强记运算结果,如1+2+3+4+... ... +100的运算结果等于5050,1+3+5+7+... ... +99的运算结果等于2525等,以此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运算原理的应用能力
zhuanyedangke9
163067470
kyle_2006
蓝色咖啡
> 返回幼儿教育团队
> 浏览全部团员 (2002)
通过HI QQ MSN 等聊天工具向好友发送入团邀请
发送豆丁消息邀请成员(特权每天可使用1次。每次最多2人)
(输入邀请成员的用户名,多个用户用“;”隔开)
null
太可惜了,您真的要放弃加入这个优秀团队的机会?
您确定要拒绝该用户加入团队的申请吗?
您确定要删除该团队成员吗?
您之前所做的团队任务经验值有效,退出团队将不能领取该团任务,您确定退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