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归来,不为学习为体验
在这个寒假里,她再次来到了新东方,由学员的身份转变成为一位托福班的助教。“我需要这样一份工作来增进我的阅历,所以我又回到了曾经上过课的北京新东方。”
张同学虽是人们口中的学霸,大学专业成绩常年稳居第一,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电子商务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她深知自己的不足在于阅历尚浅,需要走出象牙塔,体验一把社会生活。张老师笑着说,考研过后的时间格外宽裕,希望能有效利用起来,不辜负这个宝贵的“空窗期”。
因为“需要”这份工作增长见识和阅历,她再次来到这里,希望能借此获得更大开云(中国)官方的收获。
助教工作让她成熟许多
从学生到助教,张老师对这种角色的转变一开始也不是很适应,而在这个来之不易的能与社会接触的体验过程中,她发现在和不同的人交流中自己越发成熟,“更有成年人的感觉了。”
虽然她在大学校园里也担任着班长、学生会部长等职务,但都是和同龄人打交道,彼此性格、心理还都算熟悉。而担任起助教工作的她,不仅需要和比自己小的学生们打交道,还要和比自己稍大的北京新东方的老师们打交道,她却是很享受这个过程。晶怡开心的一笑,“虽然没有自己想象的容易,但也更加精彩啊。”
这个班里,学生们的年级从高一到大三不等,为了让同学间尽快熟悉,彼此融入。张老师为大家建立班级微信群,在群中找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带着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我会主动了解现在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也会更关心照顾他们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和他们做朋友。大家有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很方便的在群里交流。即使课程结束了,我们仍在群里聊得火热,春节我们还'一起'跨了年。”
作为一名班级助教,为老师、学生、家长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做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成为张老师最重要的工作目标。辅助老师的教学工作、在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上提供帮助、按时与家长保持沟通反馈成为她日常工作最主要的内容。
但在一天天的助教生活中,张老师逐渐感觉到,桥梁只是一个很表面的作用,“助教的存在不仅仅是联络带,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立足点。能够把这个角色做到多好,关键要看自己在工作中有着怎样的投入与付出。”
“只要对大家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在工作中也不必处处谨小慎微,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就算出现失误也不会有人刻意为难;而对大家的热情和爱,大家却是不会忘记的,比起日日担心而自我封闭地完成工作,还不如用一颗热情的心去爱护他们,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尽管助教的工作略显辛苦、枯燥,但随着上课的时间越来越少,张老师反而会很不舍,不愿意离开大家。
张老师虽然抱着“需要”工作经验、“需要”工作阅历的心态来到这里,但在一天天的工作中“想要”为这份工作做点什么,渐渐占据了她的工作重心。她说,“助教之间的工作成果有差异,而在我看来,这种差异其实就是'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和同学们在一起,我更'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名助教,自然“需要”去完成每天份内的工作,但是“想要”,就是发自内心地真正为学生们付出。想要学生更进步,就会更积极的监督学生们完成作业;想要班里关系融洽,就要积极调动班级气氛,让班里的学生们更快地融为一体。张老师就是这样以更加勤恳负责的态度对待着这份工作,更以倾心付出的态度,在时刻诠释着发自内心的“想要”精神,让小小的助教岗位,在北京新东方的校区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