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完善与创新原则

1 楼
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高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要做好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就必须要找到完善与创新制度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

(一)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完善做到“三不脱离”。一是不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制度的设立、到完善归根到底是要更好的服务群众,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人民群众中存在着伟大的智慧,坚持群众路线,与群众保持好鱼水关系,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调研,在制度完善和创新中积极争取群众意见建议,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和机遇,同时也是我们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二是不脱离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先进科学的制度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发挥理论的威力,达到指导我们正确的工作的目的。事实说明,脱离实践的制度只能是让我们的工作迷失方向、走上歧途脱离客观实际的制度也会是空洞无力所以我们在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中必须要加大实践力度,形成良好结合,创造更大合力。三是不脱离中心工作。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完善与创新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质量,惠企利民,这是制度完善与创新的目标和方向。2013年,东营市局提出了“发展、监管、服务、创新”八字方针,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将质监工作贴紧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点,贴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点,贴紧人民群众的期盼点。”的“三紧贴”原则,这对我们的工作即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也是我们完善创新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监管促发展不动摇,将制度建设成为我们促进监管,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创新做到“两个不要”。一是不要耍嘴子。说的好不如干的好,坚决不能只停留在“耍嘴子”、“书本子”上,而是要把创新理念切切实实的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实际中。让制度发挥好“制尽其用”的效果。二是不要花架子。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用上,“好看不能用”的创新等于零。近期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像“举牌执法”,“体验式”执法等“花架子”创新举措,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作问题的。对于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根本是要解决好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是要解决监管过程中监管面广、点多与监管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是要解决产品数量多样化,更新速度的快速化与质监科技技术更新速度相对不足的矛盾等等,而非简单的“花样式创新”,因此我们在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创新中,必须要摆脱花架子创新,政绩式创新,把创新落实到实用上,效果上。

(三)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最终要落实好一个“联”字。多元、多层、多级管理与监督是当前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的一大特点,同时也给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造成了责任不清、职权不明等问题。在工作中要把握好部门单位“团结”二字,在处理问题中要落实好“联”字。因此,在产品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中,特别要注重“联”字诀的运用,建立明确各监督管理部门间的“联动”责任,建立完善监督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完善制定好相关部门间的联动形式和方案,真正的让各监督部门“团结”起来,让各项权、责“联”起来,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多米诺效应,让各监督管理部门的细胞单元都紧张起来,从而发挥其1+1>2的效能。

2018-08-07 04: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