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o-font-kerning:1.0000pt;">目前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按照学科分教研组,这种方式在实施分科课程体系时较有效,但对强化学科联系不利。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它的目标定位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1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o:p></o:p></span></p>"/> mso-font-kerning:1.0000pt;">目前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按照学科分教研组,这种方式在实施分科课程体系时较有效,但对强化学科联系不利。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它的目标定位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1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span><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3.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o:p></o:p></span></p>"/>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1 楼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按照学科分教研组,这种方式在实施分科课程体系时较有效,但对强化学科联系不利。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它的目标定位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

2019-05-24 03:30:38
dingzhen450519
2 楼
2发展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是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2019-05-24 03:31:06
dingzhen450519
3 楼
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科学实验,辅助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事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

2019-05-24 03: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