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浆对混凝土的危害

1 楼
当混凝土处于静止状态时其中的骨料(即石子和砂子)由于密度小于水泥浆体,会受到浮力作用而在浆体中漂浮。当混凝土受到特定振动时,如果骨料的粒径小于一定界限值,这些小粒径的颗粒将无法克服浮力作用而沉入混凝土骨架中,反而会相对上浮至混凝土表面。这种现象在使用泵送或高流动性混凝土时尤为明显,因为这类混凝土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流动性。在浇筑并振捣后的混凝土表面,经常会出现一层泡沫状浆体,这是由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骨料等组分与水、气泡混合而成的浮浆。浮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砂浆上浮和粗骨料显著下沉导致的离析现象,通常伴随着泌水发生。浮浆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表层强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为了控制浮浆的产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优化混凝土配比设计、控制水灰比和砂率等参数,以及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和时间等。此外,在施工中应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确保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等操作符合规范要求,以减少浮浆的产生和对混凝土性能的不良影响。浮浆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2024-01-15 12:55:14